当前,极端天气多发态势持续,暴雨及局地强降水风险陡增,为筑牢防汛减灾“安全堤”,民乐县应急管理局紧扣“信用+防范”机制,以专项检查为抓手,紧盯重点区域、压实责任链条,推动防汛减灾各项措施从“纸上”落到“地上”,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锚定“重点靶心”,信用赋能精准排查。围绕“防大汛、抗大灾”目标,县应急局聚焦全县3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、重点河流、水库、道路桥涵、城市内涝及29个小流域内46个行政村山洪灾害隐患点等“关键区域”,开展“穿透式”检查。每到一处,既查“显性防护”,实地查看隐患点警示牌、警戒线设立是否规范,群测群防人员日常巡查记录是否详实;更核“隐性责任”,将隐患点基本信息掌握度、巡查频次等纳入群测群防人员信用档案,与年度评优等挂钩,倒逼责任落实“不打折扣”。
直击“问题病灶”,信用强化整改闭环。检查中发现的部分隐患点警示标识模糊、少数群测群防人员信息掌握不扎实等问题,现场形成“问题清单+信用整改承诺书”,明确整改时限、责任人和验收标准。对限期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,将相关单位及责任人列入“防汛信用预警名单”,在年底考核中视情况扣分;对主动整改、成效显著的,纳入“信用红榜”,在年底考核中进行加分。
筑牢“五维信用”,信用激活共治合力。面对极端天气多发的严峻形势,民乐县应急管理局创新构建“五维信用”体系,通过思想信用“绷紧弦”、能力信用“强基础”、排查信用“无死角”、预警信用“早避让”、宣传信用“全覆盖”,将信用约束嵌入防汛减灾全流程,激活政府、社会、群众协同共治的强大合力,为安全度汛筑牢制度防线。
下一步,民乐县应急局将持续深化“信用+防范”机制,把防汛检查、问题整改、应急处置等全流程纳入信用管理体系。各村对群测群防人员实行“信用积分兑换商品”激励,对镇级防汛信用等级实行动态公示,对企业防汛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与企业主体责任同推进,推动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协同、群众参与”的防汛减灾共同体从“有形”向“有效”转变,以信用约束力催生防范执行力,确保汛期安全“零风险”。